...贵州西途汇酒业欢迎您...
跳到指定内容

从《西游记》第三回,看孙悟空的反抗与觉醒

Author : 叩经人
Source : 公众号·行者醍醐
有 :36 阅读
Date :2025-07-05

     《西游记》第三回“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”可谓浓墨重彩的一笔。这一回,孙悟空的形象进一步丰满,他从初出茅庐的猴王,成长为敢于挑战权威、追求自由的强者,其经历充满了反抗精神与人生哲理,值得我们细细品味。

一、求宝龙宫:强者从不安于将就
      学艺归来的孙悟空,满心欢喜地回到花果山,却很快陷入烦恼——手中兵器不够趁手。这一细节,映射出生活中许多人的困境:当自身能力提升,原有的“装备”便难以匹配追求。但悟空没有将就,在老猴建议下,他毅然前往东海龙宫求宝。
      面对龙王先后拿出的大捍刀、九股叉、方天戟,悟空皆不满意,只因这些兵器无法真正发挥他的实力。这种对极致的追求,正是强者思维。现实中,我们往往容易在舒适区停留,满足于尚可的现状。但如果想实现突破,就必须像悟空一样,勇敢表达需求,不被眼前的小利所迷惑。
      最终,悟空得到如意金箍棒,这不仅是一件兵器,更是他实力的象征。它能随心变大变小,寓意着能力应与志向相匹配。当我们找准方向,全力以赴,自身潜能也将如金箍棒般,被无限激发。

二、强索披挂:得寸进尺,还是据理力争?
      有了金箍棒,悟空并未满足,又向龙王索要披挂。这看似“得寸进尺”的行为,实则是他对自身权益的维护。龙王起初推诿,悟空则以武力相逼,最终迫使四海龙王凑齐锁子黄金甲、凤翅紫金冠、藕丝步云履。
      这一情节反映出社会规则的两面性:面对强者,规则有时显得无力;而弱者若想争取公平,往往需要付出更多努力。悟空的做法,提醒我们在面对不合理待遇时,要有勇气说“不”,敢于为自己争取应得的权益。当然,这种争取需把握尺度,避免走向极端。

三、大闹地府:打破生死束缚,追求生命自由
      醉酒后的悟空,被勾魂使者带入地府。得知自己阳寿已尽,他勃然大怒,挥动金箍棒大闹地府,强行勾销生死簿上自己和猴族的名字。这一行为,是对传统生死观念的挑战,也是对自由的极致追求。
      生死,是人类永恒的话题。在现实中,我们虽无法像悟空一样改写生死簿,但可以通过积极的生活态度,拓展生命的宽度。悟空的反抗,让我们明白,不应被命运的“既定规则”束缚,要以拼搏和奋斗,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篇章。

四、四海拱伏:实力是赢得尊重的关键
      回到花果山的悟空,凭借高强的本领和金箍棒的威力,让四海千山的妖王纷纷臣服。曾经的花果山,只是一处猴群聚居地;如今,却因悟空的崛起,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。
      这告诉我们,在社会竞争中,实力才是硬道理。当我们拥有过硬的能力,自然会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追随。同时,悟空的成功也离不开团队的支持,花果山众猴和七十二洞妖王,都是他背后的力量源泉。这启示我们,个人的强大不是孤立的,善于团结他人,才能走得更远。

五、结语:做生活的“孙悟空”
     《西游记》第三回,孙悟空的故事如同一面镜子,映照出人生的种种境遇与抉择。他求宝的执着、索披挂的果敢、闹地府的无畏,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人生启示。
     在新的征程中,愿我们都能像孙悟空一样,怀揣梦想,勇往直前。不满足于现状,敢于挑战权威,用实力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。让我们打破生活的“紧箍咒”,向着自由与理想,大步迈进。


❊文内出现的商标、标识及图像版权属于其合法持有人,只供传递信息之用,非商务用途。如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。